(通讯员 谢玲玲 张艳梅)10月27日下午4:00-5:30,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张新生教授专题讲座结束后,我们vkgame电竞官网在文科楼308会议室举行专业建设座谈会。张新生教授与我们教师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齐聚一堂,共商专业建设与发展大计,共话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我们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原处长、vkgame电竞官网原党委书记兼院长彭石玉教授莅临讲座现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教师及学校“E+”国家级实验区负责人凃朝莲教授、陈丽珠副教授参与交流。座谈会由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主任谢玲玲主持。

座谈会现场
彭石玉教授作为专业开创者,深情回顾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他从2008年专业获批设立谈起,细数十七年来从首届招生到2018年建成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平台、再到近年来持续发展的奋斗历程,对历任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充分肯定。面对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彭石玉教授就专业特色凝练、人才培养创新等议题,与张新生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
彭石玉教授与张新生教授深入交流
张新生教授现为英国理启蒙大学 (Richmond American University London)荣誉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ISCLT)副会长和欧洲汉语教学协会(EACT)会长,曾任英国第一所孔子学院(伦敦孔子学院)首任外方院长、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SOAS)语言中心主任、欧盟汉语能力标准项目(EBCL)负责人和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BCLTS)会长等职。他基于自己三十余年深耕欧洲汉语教学的丰富经验,为我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提供了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适切性的深刻见解。他特别关注我们留学生培养质量,建议进一步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留学生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汉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升留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他强调,在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背景下,应深化“汉语+”理念,探索“汉语+区域研究”“汉语+专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充分发挥我们“E+”国家级实验区的平台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张新生教授兼具历史纵深、全球视野与实践温度的见解,为我们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思路。
座谈会上,谢玲玲主任和各位老师向张新生教授汇报了专业建设成果,特别提到近年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考研深造成果显著。多人考取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同时每年均有优秀毕业生赴英国爱丁堡大学、杜伦大学等海外知名学府深造,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发展潜力;先后培养出李蹊、曾庆富两位“长江学子”,其中曾庆富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事迹入选全国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李蹊先后援藏支教、捐髓救人,以不同方式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生动体现了专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丰硕成果。
张艳梅教授介绍了湖北省“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汉字与文化》的建设情况,该课程社会实践先后10余次获得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平台报道,亦多次获得湖北日报等省级媒体平台报道;同时,以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外联合专项课题“基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的汉字分级读物《汉字会说话》”(22YH29ZW)和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古文字趣谈》英译”(23WKGB010)为依托,持续推进汉字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的融合发展。凃朝莲教授、陈丽珠副教授分享了我们“E+”国家级实验区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围绕古文字研究与汉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华学术外译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等话题,与张新生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
座谈会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传承不绝,创新不止——汉字文化的青春力量”课程实践成果展。展览汇聚了我们vkgame电竞官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在《汉字与文化》课程中的三个创新实践子展,分别是“当毛笔遇见甲骨——古文字书法展”“字里行间,听见千年——‘汉字会说话’展”和“长江畔的甲骨密码——长江经济带甲骨文化展”,生动展现了学生们将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等古老汉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成果。
张新生教授对我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他谈到,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专业建设的扎实基础和创新活力,为培养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提供了宝贵经验。整场座谈会持续一个半小时,气氛热烈融洽,交流充分。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张新生教授的指导为专业建设注入了新理念、新思路,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们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新文科”背景下的创新与发展,持续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内涵式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座谈会后,与会师生与张新生教授合影
供稿:谢玲玲 张艳梅
审稿:杨建兵 王火利